控水:避免水池存在浅水区域,必要时可在青苔生长区域搭设遮阳网。
避开含青苔水源:一方面保证水源中无青苔种子,另一方面在移栽水草时需避免携带青苔进入水池。
阳光暴晒:将水排干,然后暴晒15-30天左右,最后将长青苔的地方清理一遍。
一、水池长青苔用什么方法控制
1、控水
(1)控水是防治青苔的方式之一,青苔和其它的水生藻类不同,它很容易在浅水区生长,由于浅水区可以让青苔接受更多阳光照射,所以浅水区的青苔通常都比较旺盛。
(2)当有青苔时一定要防止在浅水区域存在,如果水池不方便进行改动,可以在青苔生长区域搭建一些遮阳网,这样就能控制青苔生长,然后再慢慢减少浅水区域。
2、避开含青苔水源
(1)还可以从根源上防治青苔,通常青苔进入水池有两个渠道,一是通过水源把种子流入水池,二是鱼户在移植水草时夹杂了一些青苔,最后导致青苔在整个鱼塘蔓延扩散。
(2)一般只要防止青苔进入池塘,那么它就不可危害水产生物。
(3)养鱼户一定要用心观察,水源不能从有青苔的区域流经。
3、阳光暴晒
(1)如果水池还没开始养殖水产就有青苔,这时可以放干水,然后将池塘在阳光下面暴晒15-30天左右,这样也能达到防治效果。
(2)当暴晒结束后一定要将长青苔的地方清理一遍,将残留物全部清理出池塘,然后将池塘的淤泥也清理一下,由于这时淤泥里面也有可能残留。
(3)而且淤泥多的鱼塘,青苔长势会比较旺盛。
二、青苔出现的原因
1、青苔孢子复活
正常情况下,自然界的物种是具有多样性的,不是说青苔长的多的水域,其水污染就严重。其实青苔也是自然界进化出来的一类生物,它们在低温的时候会消失,以孢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,当春季温度和光照条件适宜时,又会复活的。温度越高,光照越强,那么其生长就越快,越繁盛。
2、外来水源有青苔流入
降雨是能将陆地上的植物进行迁移的,可能一处水域原先没有青苔,但是陆地上会有青苔,在几次降雨之后,汇聚的雨水就能将青苔带到此处水域。并在温度和光照条件达到之后,迅速繁殖起来。
3、风的携带
这个外力因素比降雨更具有代表性,风能将一些东西携带到很远的地方去,而干燥之后的青苔质量非常轻,风就更加容易吹走。而干青苔一旦遇到水了,就很容易成活,并迅速扎根繁殖。
4、青苔生长的过程
可能在冬季低温的时候,水质是很清瘦的,青苔也非常少,但是随着春季温度的升高,光照也逐渐增强,在短时间内,水体的微生物是不会大量繁殖的,所以水还是很清的。但是阳光直射到达水底,青苔孢子就会因温度和光照而快速繁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