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时浇水: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%时及时浇水。
补施粒肥:脱肥的玉米在抽雄到吐丝期施氮肥,每亩施尿素约10公斤。
去除空杆:去除空杆和瞎棒,及时去除病株。
中耕培土:秋季多风时,追肥后及时培土。
病虫防治:粘虫每亩用2.5%溴氰菊酯乳油15毫升,兑水20-30公斤,严重时喷2-3次。
适期晚收:每推迟1天收获,千粒重增3克。
一、秋玉米抽雄期的管理方法
1、适时浇水
玉米穗期耗水量,占一生耗水总量的30%~35%,抽雄期耗水强度,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,干旱、缺水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,甚至绝收,严重影响产量,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%时,要及时浇水,防止干旱造成减产。
2、补施粒肥
穗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多、需肥强度的时期,要根据情况适当追肥,对于脱肥的玉米,粒肥通常在抽雄到吐丝期施用,以氮肥为主,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,能起到促进籽粒灌浆,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的目的。
3、去除空杆
(1)空杆植株影响大田的通风透光,并与正常植株争水肥,空耗养分,还有可能传播病害,严重影响产量,要及早去除。
(2)玉米植株除去上部果穗外,其第二、第三果穗发育迟缓,除特殊品种外,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小穗是不可结实,这样的“瞎棒”应去除,减少养分无效消耗,促使主穗充实,棒大粒多,籽粒饱满,增加产量。
(3)去除空杆、瞎棒同时,要及时去除病株,减少病虫害传播。
4、中耕培土
(1)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肥水供应状况,促进根系发育,还可杂草,培土能增加玉米气生根的形成,中耕培土,可增强玉米抗倒伏性能。
(2)因为秋季多风,往往造成玉米倒伏。因此,在玉米追肥后要及时培土,避免倒伏的发生。若玉米生长后期出现倒伏现象将严重影响产量的形成,严重的可造成绝收。
5、病虫防治
(1)病虫害防治要早发现早防治,玉米后期常见病虫害有:茎腐病、叶斑病、黑穗病、玉米螟、粘虫、蚜虫等,要积极防治。
(2)对于粘虫每亩用2.5%溴氰菊酯乳油15毫升,兑水20-30公斤,发生严重时,间隔7-10d,连喷2-3次。
(3)对于玉米叶斑病,可用5%百菌清或75%代森锰锌、70%甲基托布津等500-800倍液进行喷雾。喷雾时可结合喷洒磷酸二氢钾等防止早衰。
6、适期晚收
(1)推广适期晚收技术,可以确保玉米有足够的灌浆时间,是提高粒重,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。
(2)力争在9月底10月初玉米完熟期收获,玉米成熟的标准是果穗苞叶变白,干枯、松散,乳线消失,籽粒有光泽,这时粒重,这项技术不用增加任何成本投入,试验证明,每推迟1天收获,千粒重平均提高3克左右。
二、秋玉米的种植方法
1、种植时间
秋玉米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秋季的7-9月份,由于此时的温度能稳定在10度以上,并且光照和湿度较为适宜,有助于植株快速发芽,但是具体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天气状态进行调整。
2、选种浸种
种植秋玉米时,需要选择圆润饱满且充实不干瘪的种子,放入到赤霉素中浸泡10-15分钟,使其活性提高,再将秋玉米种子平铺在地面上进行晾晒,消灭表面的病菌,提高植株的发芽率。
3、播种繁殖
秋玉米适宜生长在松软且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,种植秋玉米时,需要往土壤里施加腐熟的饼肥、农家肥和氮磷钾复合肥料,使其更为肥沃,再将秋玉米种子撒在土壤表面,然后喷洒一次除草药剂。
4、养护管理
秋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,养殖秋玉米时,需要在植株幼苗期追施尿素和过磷酸钙,使其生长速度加快,而在秋玉米拔节期时需要追施2-3次的腐熟有机肥,促进其快速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