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害范围:稀点雪灯蛾以幼虫为害为主,主要为害作物包括玉米、小麦、谷子、花生、棉花等,其中尤以套种玉米苗危害较为严重。
危害症状:初孵幼虫取食叶肉,导致叶片出现缺刻或孔洞,严重时仅仅留下表皮和叶脉,3龄期后开始蚕食叶片,5龄期时叶片甚至被吃光。
一、稀点雪灯蛾的为害症状
1、幼虫为害玉米、小麦、谷子、花生、棉花叶片,尤其为害套种的玉米苗,初孵幼虫取食叶肉,残留表皮和叶脉,3龄后蚕食叶片,5龄进入暴食期,可把玉米叶片吃光。
2、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,严重的仅留叶脉。
二、稀点雪灯蛾的形态特征
1、成虫体白色;雌成虫体长为14-1smm,翅展39-44mm,雄蛾略小;触角端部黑色;前翅白色;中室肩角及内、外横线及亚端线处有黑点;后翅白色;腹面白色,腹背黄色,腹背中央有黑点纹7个,侧面有黑点5个,个体之间黑点纹数差异较大;胸足有黑带,腿节上方黄色。
2、卵圆球形,初乳白色后变淡黄色至黄褐色。幼虫黄褐色,4龄后变为暗褐色,末龄幼虫全身披有暗灰色长毛,头部黑色。蛹椭圆形,黑褐表面粗糙,密生小刻点,化蛹时结一薄茧。
三、稀点雪灯蛾的发生规律
1、河北、山东一带每年发生3代。末龄幼虫爬至地头、路旁石块或枯枝杂草丛中吐丝结薄茧化蛹越冬。成虫趋光性强,白天喜欢栖息在植物丛中叶背面,晚上飞出活动。
2、初孵幼虫只啃食叶肉,3龄后把叶片吃成缺刻或孔洞,4-6龄进入暴食阶段,食料缺乏时互相残杀;幼虫白天上午也栖息在叶背面或土块及枯枝落叶下,下午开始取食,傍晚盛。
3、地势低洼积水,排水不良;土质黏重、土壤偏酸的田块发生重;多年连作地,土壤得不到深耕,耕作层浅缺少有机肥;栽培过密、氮肥使用过多,株行间通风透光差发生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