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:散热时会伸出舌头,大口呼吸,或趴在地上向地面传递热量。
禽类:体温超过40℃,通过体温和气温之间的温差进行散热,或展开翅膀让无毛的皮肤接触空气,有时也会张嘴散热。
猫:脚垫具有散热能力,舔毛也有助于散热。
牛:口、鼻等部位具有汗腺,水牛则会进入水中降温。
羊:汗腺可以散热,也能以喘息、呼气的方式散热。
一、动物乘凉散热的方式
1、狗
狗的汗腺不发达,不像人的汗腺那样可以积极参与体温的调节,它们是通过吐舌头,利用大口呼吸和皮肤的辐射散热。还有就是趴在地上直接将体热传给地面。
2、禽类
(1)禽类基本不出汗。因为它们的体温在40℃以上,比气温高很多,靠两者间的温差即可散热。所以鸡、鸭等禽类几乎没有汗腺,只能靠外部条件降温。
(2)一旦遇到高温天气,它们会把翅膀展开,让翅膀下无毛的皮肤直接向空气散热,同时,它们也会张开嘴巴喘气散热。
3、猫
猫的脚底是身体的重要散热部位。猫在夏天经常舔身上的毛,这不仅是为了清洁身体,也是为了更好地散热。
4、牛
牛汗腺不发达,仅在脚趾间的皮肤和口、鼻处有汗腺分布。牛类中,尤以江南的水牛最怕热。炎热的中午,水牛非全身浸泡在水里不可。
5、羊
出汗与否和气温有关,由大汗腺分泌汗水。同时也通过喘息、呼气散热。
二、会冬眠的动物
1、青蛙
青蛙是两栖动物,也是冷血动物,它们的体温会受到气温的影响,随着气温的变冷,它们的体温也会逐渐下降。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,青蛙就钻进泥土里,不吃不动,处于睡眠状态,以此来躲避严寒。
2、蛇
所有种类的蛇都会冬眠,当环境温度低于15℃时,蛇就会进入冬眠状态。以这个温度来看,蛇通常在秋天就开始冬眠了。
3、北极熊
北极熊在冬天外出活动大大减少,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,此时它们寻找避风的地方卧地而睡,呼吸频率降低进入局部冬眠。不同蛇等动物的冬眠,北极熊的局部冬眠是似睡非睡,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可立刻惊醒,应付变故。
4、蚯蚓
蚯蚓在温度低于20度左右时,就会停止生长,开始冬眠,蚯蚓在冬天会钻到地层深处,那有适合它们的温度,来年春天暖和了,它们又会活动起来。
5、刺猬
刺猬是异温动物,由于它们不可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,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,所以刺猬在冬天时有冬眠现象。
6、蜗牛
蜗牛通常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,在寒冷地区生活的蜗牛会冬眠,在热带生活的种类旱季也会休眠,休眠时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层钙质薄膜封闭壳口,全身藏在壳中,当气温和湿度合适时就会出来活动。
7、乌龟
乌龟是变温动物,生活受环境气温的影响较大。11月至翌年3月,当气温降到10摄氏度以下时,乌龟就会停止进食,静卧于池底的淤泥中或卧于覆盖有稻草的松土中,进行冬眠。
8、黄蜂
黄蜂,又称为胡蜂或蚂蜂。胡蜂为半冬眠昆虫,气温降至5℃开始抱团冬眠,气温越低,抱团越紧。
9、蝙蝠
蝙蝠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,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,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,血流减慢,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,但冬眠不深,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,惊醒后能立刻恢复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