浇水:山梅花不耐涝,种植后只需要保证土壤微湿即可,夏季每天浇1次,雨季要排水。
土壤:选疏松肥沃且透气的土壤,然后浸高锰酸钾消毒且常翻土,最后插入土壤带2、3叶的嫩枝。
光照:刚种的山梅花脆弱,宜放通风阴凉处遮荫,防止叶片晒伤,适应后于散射光处养殖。
注意事项:山梅花枝叶繁密要剪掉长枝,减少养分消耗,然后疏枝整理,促进空气流通,防止虫害。
一、山梅花怎么种植
1、土壤
选用疏松肥沃的土壤,确保土壤的透气性,可以加入泥沙石。将土壤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,进行杀菌消毒处理,经常进行翻土处理,有效促进根部的吸收。将带有2、3片叶子的山梅花的嫩枝条,插入在土壤中。
2、光照
刚种植的山梅花的是脆弱的,养护在通风阴凉的地方,需要进行适当遮荫保护,强烈的光照,会造成叶片的晒伤。在山梅花适应环境的生长后,进行适当的阳光散射,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,促进山梅花的生长开花。
3、浇水
山梅花是不耐涝的,在种植后,需要保证土壤的微微湿润。等到土壤变干燥后再浇水,确保土壤的干湿交替,出现积水会造成根部的腐烂。夏季可以每天浇1次水,及时做好水分补充。雨季雨水较多,做好土壤的排水工作。
4、注意事项
山梅花的枝叶繁密,需要及时修剪。将一些过长的枝条进行剪短,可以减少多余养分的消耗。对山梅花进行疏枝整理,可以有效加强空气流通。防止细菌冲虫害的滋生,做好水肥补充,促进山梅花的不断生长。
二、山梅花的繁殖方法
1、山梅花的繁殖方式较多,主要以播种和扦插繁殖为主。山梅花的种子在采集后,需要阴凉并进行储藏,可在早春期间进行播种。播种期间,浸种催芽后,可以加速种子的生长,可提高种子的成活率,播种后通常20天左右可出苗。
2、山梅花也可以扦插繁殖,扦插繁殖可在春季期间进行,也可以在梅雨季节进行。剪取母株健壮的枝条,将其修整后,放在生根水中浸泡并晾干。待插条的伤口愈合后,可将其放在扦插在疏松透气的肥沃基质中,养护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。
3、山梅花在早春期间,也可以进行分株繁殖。选择母株上距离地面较近的分枝,把分枝周围的土壤去掉。用消过毒的刀片,将带有木质的分株从山梅花上割下来,将其移种在疏松透气的盆土中。养护期间,要保持土壤湿润,防止强光照射。
4、山梅花还可以压条繁殖,通常适合在春季萌芽前进行。压条前需要清除周围的杂草,要挑选健壮的母株和子枝,在土壤湿润时进行压条。压条后,要保持土壤湿润,保证温度适宜,后期山梅花可成活,山梅花在早春期间,还可进行移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