及时把烂铃采摘下来,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。
拔除病株,做好盲椿象、夜蛾类等害虫的防治工作。
喷施营养型叶面肥,缺钾时搭配0.2公斤磷酸二氢钾做喷雾处理。
对于倒伏的棉株,要把它们扶正。根据天气、棉花长势决定是否要用催熟剂,该药物可分2次使用,先喷中部棉铃,再喷上部棉铃。
一、减少棉田灾害损失的方法
1、抢拾烂铃,减少产量损失。
2、及时拔除枯萎病和黄萎病病株,防治盲椿象、夜蛾类、烟粉虱等害虫。
3、喷施叶面肥,补充根系吸收养分的不足,延缓植株衰老。一般喷施营养型叶面肥,缺钾田块可每亩加磷酸二氢钾0.2公斤喷雾。
4、遇台风后及时扶理倒伏棉株。
5、慎用催熟剂。早发田块通常不用或少用,迟发田块到10月15日后使用,要求铃龄45天以上、日均气温20℃以上。分两次进行,每次每亩用40%乙烯剂水剂150毫升加水40公斤喷雾,先喷中部棉铃,5-7天后再喷上部棉铃,以利于棉铃发育充实,减少产量损失,提高纤维品质。
二、棉田高产要点
1、铲除杂草
(1)有些害虫在棉花收获后,常常转移到田间及周围杂草上越冬,而到早春,这些杂草又往往成为越冬害虫繁殖为害的“庇护所”和野生寄主。
(2)有关专家曾对棉田周围的杂草作过调查,每平方米竟有越冬地老虎8~15头,棉红蜘蛛在早春杂草寄主上,百株虫(卵)量高达1194头。
(3)因此,冬前结合积肥造肥,铲除田内外杂草,是防治越冬害虫的有效措施。
2、棉田深翻
(1)冬前深翻土壤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,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式。
(2)深翻时间越早越好,通常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就要抓紧进行,在大地封冻前(冻土层超过5厘米)耕完,以延长风化时间,提高灭虫效果,并有助于多接纳雨雪。
(3)耕翻深度通常应在10厘米以上;耕翻越深,灭虫效果越好。
3、棉田冬灌
(1)冬耕后接着冬灌,不仅能沉实、风化土壤,而且还能提高越冬蛹的死亡率。
(2)据农科院研究,土壤相对含水量在40%时,棉铃虫蛹死亡率为35.7%,成虫羽化率为40%;土壤含水量在70%时,棉铃虫蛹死亡率为46.7%,成虫羽化率为33.3%;当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时,蛹的死亡率为。
(3)另有资料表明,冬耕冬灌的地块,棉铃虫蛹越冬死亡率在80%左右,只耕不灌的地块越冬死亡率为60%~70%,不耕不灌的地块只有30%~4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