降湿:菇蕾长到1-2cm时,减少或停止喷水并连续3-5天夜间开窗通风,室温降至4-5℃,湿度降至75%。
促进生长:子实体长至3-4cm时每天喷水4-5次,喷水量随菇的生长而增加,空气湿度以90%为宜。
补水:第一、二潮菇采收后,向菌袋里喷水补湿并往水中添加少量尿素、白糖、磷酸二氢钾。
浸泡补水:采收三潮菇后,脱去塑料袋并将菌柱置于池水中浸泡。
一、金针菇出菇期怎么管理水分
1、降低湿度:当菇蕾长到1-2厘米时,进入抑制生长时期。此时要减少或停止喷水,降低湿度。连续3-5天夜间打开门窗,让冷风进入以降温散湿,将室温降到8℃以下(最佳为4℃-5℃),湿度降到75%左右,使子实体受抑,生长整齐粗壮。
2、促进生长:当子实体长到3-4厘米,进入伸长期后,每天喷水4-5次,喷水量随菇的长大而增加,保持空气湿度在90%左右(即子实体基部袋壁附有细水珠为宜)。同时适当通风,采取干湿交替的方式抑制菇盖增加和促菇柄伸长。此阶段喷水量应根据天气情况调整,晴天多喷,雨天少喷,以防因用水过量而发生根腐病、褐斑病和菇体含水过多而降低品质。切忌将水喷洒到菇盖上,发现报纸破损要及时更换,报纸上有积水要立即倒掉。
3、补水:在头潮菇采收后,菌袋含水量下降20%-30%,二潮菇采后下降30%-50%。因此,在第一、二潮菇采收后,要立即向菌袋里喷水补湿。连续2-3天,每天2-3次直接朝袋内喷水,每次以菌柱表面湿润为宜,不可使袋内积水。为提高产量,可在水中加少量的尿素、白糖、磷酸二氢钾等,以补充养分。
4、浸泡补水:采收三潮菇后,菌柱的含水量已降到50%以下。此时可脱去塑料袋,将菌柱置池水中浸泡,待菌柱吸水恢复到原来开袋时的重量时捞起,稍晾干装入袋中。也可直接向袋内注水浸泡,待菌柱吸足水后倒净袋内多余的水。补足水分后再将菌袋重新排放在床架上,盖湿报纸照常管理,这样还可采两潮菇。
二、栽培金针菇的技术要点
1、掌握好栽培季节,适时安排菌种和生产
有条件的地方,可进行反季节栽培,反季节栽培价格高于常规栽培,能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。
2、选择优良品种
金针菇品种易退化,不可使用多次转接、没有进行纯化的品种,购种时要到有菌种生产能力的可靠单位选购。并要学会鉴定菌种质量。
3、严格控制光线和温度
(1)金针菇是低温结实和恒温结实性菌类,子实体在3-20℃均可生长,适温度为8-12℃,高温对金针菇生长不利。
(2)温度较高时应马上采取遮荫物加厚和浇凉水等措施。为了生产出优质金针菇,必须保持在黑暗的条件下栽培,这样才可以确保菌盖和菌柄的色泽正、品质好。但有少许的散射光对子实体生长有促进作用。
(3)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,如加盖报纸或黑膜,保持黑暗和适当的氧气供应,利用自身的二氧化碳浓度抑制菌盖开伞和促进菌柄伸长等。